北京夜生活最完全寻欢手册
北京之夜文化城
北京之夜文化城是北京唯一一家以中华文化为内容的晚宴剧场。有人称之为“北京的红磨坊”,而用巴黎红磨坊老板的话说:“这里有绝对世界水平的晚宴剧,把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作了最具现代审美的包装并表述出来。”他称《大中华》与红磨坊的演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高水平的”。
在哪里,才能既感受到千年历史文化的震撼,又能享受到当代节日的欢庆与狂欢?
有这样一个地方,将让你见识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铜甲金戈和兵马俑们的传奇。在这里,皇家的仪仗乐师将从你们中间步入宫廷演奏“中华吉祥”;在这里,既有故宫的皇家盛典,也有民间百态;在这里,有紫禁霓裳的皇家大戏。更有流泻异域风情;而中国美学最高境界的敦煌艺术,则使你置身佛国天香的氛围内却坚信这绝非是梦幻……
以中华文化为表演内容的晚宴剧场——北京之夜文化城位于建国门以北路西,那里的大型乐舞《大中华》和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的饭菜可谓是珠联璧合,为中外来宾提供了一个看历史、品味历史的独特氛围。
北京之夜以餐饮诠释中华历史。这里的名菜均出自于历史典故。如:夏、商、周时代的鹄羹,相传是始于商初成汤为帝时,由尊为厨师之圣的伊尹所创。伊尹原是华氏奴隶,后来成汤娶华氏之女为妻,他就作为陪嫁佣人而成为商汤的御厨,鹄羹就是他用鹅肉所制。此人后来以做菜的哲学而深得商汤的赏识,成为宰相,并协助商汤制订了各种典章,从而使商初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鹄羹这道名菜于是也同伊尹治商相继名扬天下。
“吃以知史”的另外七道名菜还有春秋时期的“炙豚”,三国时期的“龙凤配”,隋唐的“醋翅”,宋代的“冬瓜鳖裙”;辽、金、元时期的“柳蒸羊”,明朝的“烧百灵茹”和清代的“龙舟鱼”。
北京之夜的11个包厢和单间,不仅名称雅趣,而且一切装饰也都追求复古而不雷同的风格。比如:秦人村、汉乐府、佛曲园、宋瓷居、胡同人家、本草堂、养生御膳斋等。中华之美、之大、之神秘,在北京之夜不仅体现在《大中华》乐舞本身的精彩,这里的食文化,其民族性魅力也达到了顶峰。
晚宴剧也正成为一种更高档更时尚的休闲方式慢慢融人人们的生活,异军突起的晚宴剧以其高水平的歌舞表演和高品位的艺术享受必将占据未来的休闲娱乐市场。
随着晚宴剧的崛起,“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说法将再度被改写。其旅游文化的价值,将成为新世纪北京旅游业的重要内容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