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清真特色餐厅
鸿宾楼饭庄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9世纪的清朝末年,原址在天津。如今在京城地界已经红火了一百多年,也成就了京城食客们公认的老字号,赢得了“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的美誉。这么多年来鸿宾楼不仅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天津风味,而且吸收了北京各大清真饭庄之长,增添了北京烤鸭、涮羊肉等京味菜肴,受到各国朋友的好评。鸿宾楼最著名的还是全羊席、烹双鲜、笃法制菜的“清真三绝”,但一些风味小吃诸如锅贴、牛肉饼,在北京也很受欢迎。
说起北京的烤肉,当推烤肉宛和烤肉季,这“南宛北季”为最。烤肉宛坐落于宣武门内大街与西单之间的安儿胡同口上,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
烤肉宛
烤肉宛的创始人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京东大厂的一户姓宛的回民,起初他每天推着小车,在宣武门附近沿街叫卖烤牛肉,小车上载有炭火和烤肉炙子,他事先把牛肉切成薄片,腌好,用铁炙子烤熟,推车沿街叫卖。凉秋寒冬,围着火炙子吃烤肉,别有一番暖意。此风味独特,吃法新鲜,很受平民百姓欢迎。
到宛氏第三代传人宛氏烤牛肉渐渐有了名气。到宛氏第四代,便在宣武门内现店铺地点,买下官地,盖起几间店堂,变行商为坐商,并正式打出“烤肉宛记”的招牌。随着经营方式的改进,名气的扩大,烤肉宛的生意日益兴隆,不仅平民百姓喜吃这一口,不少社会名流也闻讯而来,竞相品尝。
烤肉宛的牛肉是经过严格选取的,所选部位也只选用上脑、尚头(元宝肉)、里脊和子盖等鲜纯处。羊肉也只选膻味不浓的西口羊,精选上脑、扁担肉、磨裆、三岔等部位。
在刀工上,讲究薄而不散,大小匀称,肥瘦相宜和齐整如盘中之花。烤肉用木料为松枝,点火后气味芳香。精选调料有酱油、料酒、虾油、西红柿、鸡蛋液等,顾客可根据自身口味,自行调配。把待烤的肉片先放入调好的汁液里浸泡,待入味后,在烧热的炙子上先放上葱丝,再把入味的肉片放在葱丝上,来回翻烤,再将烤透后的肉,再洒上香菜末,熟透即可食用。这样烤出的肉片,滑爽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枯,别有一番香醇鲜美的味道。
又一顺
又一顺饭庄是北京著名的清真风味饭庄,创建于1948年8月8日。在北京的清真餐馆中,有“东派”、“西派”的说法。“东派”以东来顺涮肉为代表,“西派”以西来顺清真小炒为代表。而又一顺饭庄集“东派”炮、烤、涮和以典雅、华贵为菜式特点的“西派”菜于一家成为独具北京清真风味特色的“又一顺”菜系。
又一顺饭最早坐落西单十字路口。开业后生意十分兴旺。一些社会名人等频频光顾。西藏活佛班禅大师曾专程到又一顺用餐;溥杰先生为其题写“又一顺”横幅; 1972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又一顺用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潔青女士到又一顺后写下了“饭香菜美,三江客满意。桌洁杯净,四海人称心”的赞誉之词。1999年,因西单地区改造,迁至现址。营业面积1100平米,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餐厅环境舒适、优雅。又一顺字号的字匾是1985年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亲自为又一顺题写的。
帕米尔食府
手抓羊肉是帕米尔食府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所以手抓羊肉几乎成了河州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据考证,临夏古称“木包罕”,河州羊又称“木包地羊”,曾是朝廷贡品,“木包罕赤髓羯羊肉”,历来出名。
又一顺饭庄现在经营上百种清真炒菜、涮肉及清真烤鸭。其中,有“鸭胡”之誉的烤鸭大师在此主灶多年。又一顺在八十年代中期,规模扩大,装修改建为三层楼式结构,增加了烤涮自助餐,供烤涮的品种达108种之多。
特色菜:夏果虾球 滑洋四宝 香辣羊排 它似蜜 醋溜木须。
如今烤内宛饭庄,不仅烤肉远近闻名,每日供不应求,而且经营有上百种清真风味的菜肴,也赢得了广大顾客青睐。
西来顺
西来顺创新的菜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马连良鸭子”。可别小看这道菜,鸭子精细加工洗净后,腌渍、蒸、炸等几道工序才成菜。繁到什么程度?腌制时讲究内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上3到4小时一直到蒸透为止,然后再用温油炸到皮酥,起锅上桌时整只鸭子赤黄油亮,皮酥肉烂,香味透骨。吃的时候还要蘸上佐味小料,或夹荷叶饼。
护国寺小吃
护国寺小吃是老北京历史最悠久的特色小吃店,品种很全,价格也公道。豌豆黄细腻,面茶香气扑鼻,奶油炸糕百吃不厌,还有驴打滚、羊杂汤、豆汁等,特色美味太多了。虽说小店没什么环境可言,一到饭点人就满满的,但正是身处这样的地方,看许多老爷爷、老奶奶,喝着豆汁,吃着焦圈,才明白原来平淡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