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啖江鲜
宋代大文豪苏轼是一位美食家,除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肉外,他对江鲜也颇有研究,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让无数食客心向往之。其实除了河豚,在我国纵横交错的江河之中还有众多珍美河鲜等待我们去发现。在仲春四月,让我们一道开始美味的江鲜之旅吧。文 董克平 摄影 陆地
时过清明,纷纷细雨浸绿了田野山川,阳春三月,春意荡漾的江水让人们多了一份期待。春天里有鲜花,更有美味。“三月扬中花满枝,正是江鲜飘香时。”经过一个冬天的歇息,江鲜的美味在这一时刻光荣绽放了。“桃花流水春笋出,最是江鲜味美时”,古人用简洁的诗句记录了江鲜的季节和美味,也让那些美味的水中尤物上升为“雅食”。仲春三月啖江鲜的传统,由唐宋始,绵延不绝,于今更盛。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直达东海的长江,为尝鲜者提供了太多的美味。名贵的长江三鲜,家常的江虾、江蟹,还有丰富的江边特产,春天里又怎能错过这些“春馔妙物”(李渔语)呢? 每年的清明前后,镇江扬中那个地方都会聚集很多人。 扬中是个小地方,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海拔只有四米,比长江的水面还要低些。长江到了下游有个名字叫扬子江,扬中因在江中,所以有了扬中的名字,扬子江中嘛。扬中没有什么景致好看,人们去扬中是为了吃河豚。江苏江阴、泰州一带河豚做得也不错,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去扬中。扬中这个地方吃河豚大概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烹调河豚上有独特的心得,花样也比别的地方多一些。
江中尤物
河豚是洄游鱼类,每年清明前后从大海回游到长江中下游,产卵繁殖,洄游到了扬州、镇江一带,体态最为丰满,味道最为鲜美。工业化进程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勃发,不可避免地破坏了那一带水域的生态环境,野生的河豚失去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于是,越来越少,到现在能吃到野生的河豚已经成为老饕们炫耀的资本了。野生的少了,可是吃的人多了,供求关系的变化,让扬中人想到了人工饲养河豚,经过多年的努力,引进长江水,造成类似自然的环境,模仿野生环境饲养河豚在扬中取得了成功,因此扬中的河豚虽然比不上野生的,但总是聊胜于无。 其他地方人工饲养河豚技术大概都是从扬中这里传过去的,追宗认祖,人们都来扬中吃河豚了。 河豚有剧毒,但是人们爱吃,长江下游两岸的人们,尤其追捧河豚的美味。拼死吃河豚的说法一直在坊间流传,但很少能亲眼见到。按照我的朋友徐小平老师的话说:“每年都听到因为吃河豚死人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看来因吃河豚而丧命的还是极少的。而且现在的河豚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毒素已经比野生的少了很多,加工处理时在意一些,基本上是不会出事的。 早年间,交通的落后限制了美味的外延,身在京城,对河豚的美味心向往而身不能,只能在想象中咽口水了。 现在交通发达、物流便捷,在北京吃河豚已经变得很简单了。河豚美味,做法也不复杂,不外乎白汁或者红烧。不过河豚在客人品尝之前还要走一个程序:河豚端上桌来,厨师当着客人的面先吃了肉,喝了汤,过了大概15分钟,没有状况发生,服务员才把河豚拿给客人。这个程序是必须要走的,有人先以身试毒证明没事了,客人也就可以大啖河豚美味了。第一口也许会有些担心,几口之后,就被河豚的鲜美迷住了,彻底忘记了也许存在的危险。 一般大海的水流总是比江河剧烈得多,因此生活在海里的鱼活动也是剧烈的;同时海里的压力要比江河中大,没有坚硬的骨骼是无法承受海洋压力的,海鱼的骨骼相比江鱼、湖鱼,多是粗大坚硬的。江河的水流相对舒缓,鱼受到的压力小,活动也不算激烈,因此江鱼、湖鱼也就不需要太坚硬的骨骼支撑,不需要剧烈的活动,相对讲肉质也就细嫩一些,如果嫩到无法顶住压力的时候,就会长出一些刺(嫩骨)来支撑,刀鱼多刺即是这样的原因,江鱼、湖鱼刺多于海鱼,也是这样的原因。由此而论,江鱼、湖鱼的肉质要比海鱼细嫩一些,而现在的人舍江鱼、湖鱼而逐海鱼,大概不是对肉质老嫩的追求,而是对环境污染在吃上的批评吧!